海域使用論證重點:
論證重點依據生態用海管理要求,針對項目海域使用類型、用海方式和用海規模,結合海域資源生態現狀、海域開發利用現狀等確定,應注意以下情形:
——填海造地用海、火電廠和核電廠等工業用海應關注用海必要性分析;
——位于或者穿越開發活動密集海域的,應關注海域開發利用協調分析;
——項目用海選址不具有唯一性的,應關注用海選址合理性;
——位于敏感海域的用海,改變海岸自然形態和功能的用海,處于自然形態保持基本完整、生態功能與資源價值較好、開發利用程度較低岸線的用海,均應關注用海選址合理性;
——海砂開采用海應關注對海岸侵蝕、海床穩定和地形地貌的影響;
——項目用海占用或利用岸線的,應關注岸線利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用海方式有替代方案的,應關注用海方式合理性分析;
——項目用海涉及填海造地的,應關注水動力和沖淤變化、海域開發利用協調性、平面布置合理性、用海面積合理性和生態保護修復方案。涉及利用歷史遺留問題圍填海的,可充分利用生態評估結果,不再開展現場調查。
健明迪檢測是健明迪集團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可提供海域使用論證服務,并根據論證工作的要求不同,編制符合要求的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或報告表。
范圍:
一般情況下,論證范圍以項目用海外緣線為起點進行劃定,一級論證向外擴展15km,二級論證8km,三級論證5km;跨海橋梁、海底管道等線型工程項目用海的論證范圍劃定,一級論證每側向外擴展5km,二級論證3km,三級論證1.5km。
海域使用論證海域使用論證等級:
海域使用論證等級按照項目的用海方式和用途、用海規模和影響范圍內的海域特征,劃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
當項目用海存在導則中未包含的用海方式或用途時,可根據用海特征、用海規模、對海域自然屬性的影響程度等,按相近的用海方式判定論證等級。
同一項目用海按不同用海方式、用海規模和海域特征判定的等級不一致時,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則確定論證等級。
一級、二級論證應編制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三級論證應編制海域使用論證報告表,根據項目用海情況和所在海域特征,必要時可對相關內容開展專題論證,形成專題報告。
海域使用論證程序:
海域使用論證工作分為準備工作、實地調查、分析論證和報告編制四個階段。
準備工作階段:研究有關技術文件和項目基礎資料,收集歷史和現狀資料,開展項目用海初步分析,確定論證等級、論證范圍和論證內容,篩選、判定論證重點等,制定海域使用論證工作方案。
實地調查階段:根據項目用海需求走訪相關部門和用海單位、個人,了解周邊海域使用權屬與實際使用情況;開展現場勘查,了解項目所在海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海岸線位置和開發利用現狀。根據收集的相關資料情況,開展必要的現狀調查。
分析論證階段:依據所獲得數據、資料,分析論證項目用海必要性、資源生態適宜性、開發活動協調性、項目與國土空間規劃符合性、用海方案合理性等,提出生態保護修復方案和論證結論。
報告編制階段:根據分析論證的內容和結論,編制海域使用論證報告。
海域使用論證成果:
海域使用論證成果為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根據論證工作的要求不同,海域使用論證報告分為報告書和報告表。報告書及報告表編制應符合要求。
海域使用論證內容:
a) 項目用海必要性分析;
b) 項目所在海域概況;
c) 資源生態影響分析;
d) 海域開發利用協調分析;
e) 項目用海與國土空間規劃的符合性分析;
f) 項目用海方案分析;
g)生態保護修復和使用對策。
海域使用論證原則:
海域使用論證工作應遵循科學、客觀、公正的原則。堅持節約優先,促進海域資源合理開發和可持續利用;堅持保護優先,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堅持生態用海,促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堅持陸海統籌,以海定陸,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堅持國家利益優先,維護國防安全和國家海洋權益。
海域使用論證技術導則規定了海域使用論證的內容、工作程序、技術方法和要求,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水、領海內項目用海的海域使用論證工作,其它用海論證工作參照執行。
海域使用論證是針對持續使用特定海域三個月以上的排他性用?;顒拥恼撟C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