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檢測:近岸海域入海河流檢測
檢測范圍:
執行 GB 3838 或地方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的入海河流、溝、渠;受潮汐影響的入海河流;入海河流注入海洋的區域,包括淡水和海水混合的區域;
檢測標準:
- GB 3838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 GB 50179 河流流量測驗規范
-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
- HJ 168 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
- HJ/T 372 水質自動采樣器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 HJ 442.1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第一部分 總則
- HJ 442.3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第三部分 近岸海域水質監測
- HJ 442.10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第十部分 評價及報告
- HJ 730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點位布設技術規范
檢測項目:
- 必測項目: 水溫、鹽度、濁度、pH、電導率、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類、揮發酚、汞、鉛、化學需氧量、總氮、總磷、銅、鋅、氟化物、硒、砷、鎘、六價鉻、氰化物、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硫化物、糞大腸菌群、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采樣垂線水深和河流監測斷面寬度;
- 選測項目:硫酸鹽、氯化物、鐵、錳、硅酸鹽。
- 收集數據項目:流速、流量。
健明迪檢測是健明迪集團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可提供一系列海洋檢測服務,包括
海水檢測、沉積物檢測、生物質量檢測、生物檢測和入海河流檢測等服務,并出具CMA檢測報告。更多相關問題,可咨詢健明迪檢測。
海洋檢測:近岸海域生物檢測
檢測范圍:
近岸海域的生物,包括:浮游動物(浮游的原生動物、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的翼足類和異足類、甲殼動物、毛顎動物、被囊動物、浮游幼蟲以及其它門類中的個別浮游種類等)、浮游植物(主要包括硅藻、甲藻、綠藻、藍藻、金藻、黃藻以及藻類孢子等)、微生物(包括細菌、放線菌、霉菌、酵母菌、螺旋體、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病毒、類病毒、原生動物及單細胞藻類)、潮間帶生物、大型底棲生物等;
檢測標準:
- GB 17378.7 海洋監測規范 第 7 部分:近海污染生態調查和生物監測
- GB/T 17826 海洋生物分類代碼
- HJ 168 環境監測 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
- HJ 442.1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第一部分 總則
- HJ 442.2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第二部分 數據處理與信息管理
- HJ 442.3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第三部分 近岸海域水質監測
- HJ 442.10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第十部分 評價及報告
- HJ 730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點位布設技術規范
- HY/T 147.5 海洋監測技術規程 第 5 部分:海洋生態
檢測項目:
- 例行檢測項目包括浮游植物、大型浮游動物、葉綠素 a、糞大腸菌群、大型底棲生物(定
- 量)。
- 其他檢測項目一般包括赤潮生物、中小型浮游動物、大型底棲生物(定性)、大型藻類、細菌總數和魚類回避反應等。
海洋檢測:近岸海域生物質量檢測
檢測范圍:
近岸海域生物,如貝類、甲殼類、魚類和藻類等;
檢測標準:
- GB 17378.3 海洋監測規范 第 3 部分:樣品采集、保存與運輸
- GB 18421 海洋生物質量標準
- HJ 168 環境監測 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
- HJ 442.1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第一部分 總則
- HJ 442.2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第二部分 數據處理與信息管理
- HJ 442.4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第四部分 近岸海域沉積物監測
- HJ 442.10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第十部分 評價及報告
- HJ 730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點位布設技術規范
檢測項目:
- 必測項目為 GB 18421 規定的貝類污染評價項目;
- 選測項目為監測區內域除 GB 18421 規定的項目外的其他貝類污染因子、其他生物(甲殼類、魚類和藻類)質量等。
海洋檢測:近岸海域沉積物檢測
檢測范圍:
近海、河口及咸淡混合水域沉積物;
檢測標準:
- GB 17378.3 海洋監測規范 第 3 部分:樣品采集、貯存與運輸
- GB 18668 海洋沉積物質量
- HJ 168 環境監測 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
- HJ 442.1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第一部分 總則
- HJ 442.2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第二部分 數據處理與信息管理
- HJ 442.10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第十部分 評價及報告
- HJ 730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點位布設技術規范
檢測項目:
- 必測項目為 GB 18668 中規定限值的項目及總磷、總氮;
- 選測項目包括廢棄物及色(嗅、結構)、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病原體、氧化還原電位、沉積物類型等。
海洋檢測:近岸海域水質檢測
檢測范圍:
近岸海域水質、河口及咸淡混合水域水質,但不包括入海河流入海斷面的入海污染物;
檢測標準:
- GB 3097 海水水質標準
- GB 12763.4 海洋調查規范 第四部分:海水化學要素調查
- HJ 168 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
- HJ 442.1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第一部分 總則
- HJ 442.2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第二部分 數據處理與信息管理
- HJ 442.6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第六部分 近岸海域生物監測
- HJ 442.10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第十部分 評價及報告
- HJ 730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點位布設技術規范
檢測項目:
- 必測項目根據 GB 3097 并依據監測目的確定,同時測定水深、鹽度、葉綠素a、實際采樣經緯度等;
- 選測項目包括氧化還原電位、硅酸鹽、水文和氣象參數等;

保護海洋環境的重要環節是海洋環境監測,
海洋環境監測的技術水平和能力直接影響著海洋資源開發和海洋環境保護的程度和效果。這其中海洋檢測工作占有重要的位置。海洋檢測主要是針對近岸海域水質、沉積物、生物質量監測、生物和入海河流等監測過程中的檢測工作。以下分類說明各個類型的檢測對象包含哪些檢測項目及其檢測方法。